靜電噴塑,也被稱為靜電粉末噴涂,是一種相對環保的涂裝工藝。以下是對其環保特性的詳細解密:
一、工藝原理
靜電噴塑的工藝原理是利用靜電發生器使塑料粉末帶電,在電場力的作用下,將涂料噴涂到工件的表面,粉末會被均勻地吸附在工件表面,形成粉狀的涂層。隨后,粉狀涂層經過高溫烘烤后流平固化,塑料顆粒會融化成一層致密的效果各異的終保護涂層,牢牢附著在工件表面。
二、環保特性
-
減少污染:
- 靜電噴塑利用電場將噴出的顆粒在噴涂物體表面上吸附并固化,使漆霧變少,減少了對室內外環境的污染。
- 由于粉末涂料不使用有機溶劑、水等揮發性溶劑,大大減少了起因于溶劑的污染公害,包括因含有機溶劑而引起操作人員的中毒事件,也不會因有機溶劑而引發火災。
-
節省材料:
- 靜電噴塑所需涂料量較少,可以節約噴涂材料。噴料100%是固體粉末,游離的粉末可以回收利用,涂料回收利用率可達98%。
-
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:
- 靜電噴塑的顆粒能夠更加地噴到物體表面上,減少了漆霧浪費和揮發物溢散的可能性,從而減少了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排放。
-
節約能源:
- 靜電噴塑不需要額外的噴涂壓力,因此與傳統噴涂工藝相比,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。
- 粉末噴涂的烘烤時間也較液體涂裝時間短,因此可大大降低燃料能源的消耗。
三、應用領域
靜電噴塑主要應用于金屬表面涂裝,但隨著粉末涂料和噴涂設備的發展,其也逐漸應用于非金屬表面。該技術與普通噴漆表面處理相比,具有工藝、色澤艷麗、安全可靠、節能等優點,因此常常被應用于輕工、家用裝修等領域。
四、工藝步驟
靜電噴塑的主要工藝步驟包括:
- 前處理:除掉工件表面的油污、灰塵、銹跡,并在工件表面生成一層抗腐蝕且能夠增加噴涂涂層附著力的“磷化層”或“鉻化層”。主要工藝步驟有除油、除銹、磷化(鉻化)、鈍化。
- 噴涂:將粉末涂料均勻地噴涂到工件的表面上。特殊工件(包含容易產生靜電屏蔽的位置)應該采用高性能的靜電噴塑機來完成噴涂。工藝步驟是利用靜電吸附原理,在工件的表面均勻地噴上一層粉末涂料。落下的粉末通過回收系統回收,過篩后可以再用。
- 固化:將工件表面的粉末涂料加熱到規定的溫度并保溫相應的時間,使之熔化、流平、固化,從而得到想要的工件表面效果。工藝步驟是將噴涂好的工件推入固化爐,加熱到預定的溫度(一般185度),并保溫相應的時間(15分鐘);開爐取出冷卻即得到成品。一般工件不同,加溫溫度與保溫時間也不同。
綜上所述,靜電噴塑作為一種環保的涂裝工藝,在減少污染、節省材料、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以及節約能源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。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,靜電噴塑工藝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。